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举行2019级新生“追忆改革开放路,砥砺爱国奋斗情”主题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2019-12-13 10:35:00

        2019年11月20日下午,Med-X研究院431会议室座无虚席,白景峰教授为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19级新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追忆改革开放路,砥砺爱国奋斗情”讲座。作为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讲座通过讲述陈亚珠院士不懈奋斗的科研之路和一往无前的科研精神,激励在场的各位同学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坚定理想信念,恪守科学道德。学院党委副书记孙建奇,校关工委成员、学院退休教师党支部书记王一抗,党建指导教师叶璐参加了此次活动。




1、白景峰教授为大家做报告

        学习陈亚珠院士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作为我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及大型医疗器械研制的先驱者,陈院士迎难而上,克服重重困难,在1985年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代碎石机,于1987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开创了我国重大疾病物理治疗的学科研究新方向。这一突破性技术打破了德国DORNER公司在体外碎石机领域的长期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并将价格大幅压缩至国外机器的十分之一。凭借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勇攀高峰、自主创新的科研意志,陈亚珠院士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三代碎石机打破我国高端医疗器械依赖进口的神话,帮助广大病患减轻痛苦,同时成本的降低也是最大程度为病人减轻负担,三十余年来仅上海中山医院便有一万两千余名患者治愈。

        陈亚珠院士的重大研究突破为她带来了多项荣誉,但她并未因此停下科研的脚步,而是继续攻坚克难,紧紧围绕临床需求为导向进行科学研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化,最终服务医患。“健康中国2030”是伴随人民物质生活的丰富而提出的规划纲要,更是广大以服务医疗、造福社会为目标的生医工人的宏伟蓝图。陈亚珠院士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她向着实现肿瘤无创诊治的目标再攀高峰,提出新型相控电子聚焦超声多模式治疗技术(PHIFU),并创建了完整的、适合临床应用需求的射频热疗核心技术体系,引领我国无创/微创治疗技术发展。


2、同学们仔细聆听白景峰教授的讲座


        学习陈亚珠院士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面对科研,陈院士敢为人先,百折不挠;面对病患,陈亚珠院士智者仁心,厚德载物;面对生活,陈亚珠院士淡泊名利,平静从容。作为取得重大突破的科研工作者、各类荣誉加身的院士,我们看不到沽名钓誉、一己私利,只能看到陈亚珠院士身上闪光的科学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品质。陈亚珠院士三十多年来一直未离开上海交通大学,也没有利用自己的开创性技术谋利,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在她看来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名利如同过眼云烟,陈亚珠院士保持着朴实低调、从不张扬的生活作风,甘于为科学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直到现在仍每周保持五天的工作时间,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中。

        学习陈亚珠院士饮水思源的崇高境界。陈院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也一直在上海交通大学进行自己的科研事业,六十年来言传身教孜孜不倦,培养出了多位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杰出人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陈亚珠院士的多位学生已成为大学教授、医疗器械领军人物等,一大批优秀人才的成长离不开陈亚珠院士的教书育人,更离不开她于无声之中滋润大家的科研精神和高尚品德。

        恰逢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四十周年院庆,陈亚珠院士出资创建“陈亚珠院士基金”,用于资助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更多的优秀师生,推动我国自主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和高新医疗器械的发展。交大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对陈亚珠院士饮水思源、回馈祖国的崇高境界,我们心怀敬意,这更激励着我们广大生医工学子,勇于创新不懈奋斗,为科学事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活动最后,学院党委副书记孙建奇向白景峰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并勉励在场的各位新生,时刻保持坚定信念,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志存高远、持之以恒,学习陈亚珠院士的科学道德和科研精神,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王一抗老师以“厚德载物,业精于勤”对陈亚珠院士的科研成就和高尚品德进行了总结,同时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主题,从陈亚珠院士“发展中国自己的医疗仪器”的初心出发,激励大家不忘初心,牢记自己作为生医工研究生、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像陈亚珠院士一样勇攀科研高峰,努力创新,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而奋斗。



3、王一抗教授总结发言


        本次“追忆改革开放路,砥砺爱国奋斗情”之白景峰教授谈陈亚珠院士的科研精神活动圆满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陈亚珠院士的经历使我们感悟到扎实严谨的科研精神和崇高无私的科学道德,她的科研之路更激励着我们所有的后辈,端正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奋斗。



撰稿:吴雪、叶璐

摄影:吴雪、叶璐

审核:王一抗、孙建奇

      供稿单位:人才培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