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生 | 栾蕴菲:成长路上,徐徐行之
发布时间:2024-07-14 20:29:38


栾蕴菲

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24届本科毕业生

毕业去向:上海交通大学直博


荣誉奖项


上海交通大学优异学士学位论文

第十届范绪箕奖学金

“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特等奖

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国家级三等奖

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团员、三好学生


缘起——选择生医工,就选择了责任


中学时期,观看了电影《我不是药神》之后,栾蕴菲一夜没有入眠。从那时起她就坚定,要尽自己的努力,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在这份决心的支撑下,她从北方小城,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工科试验班,在这里开启了自己的大学之旅。

在大一的基础课上,栾蕴菲很快发现,自己对于数学和计算机很感兴趣。这时工科平台的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就迅速吸引了她的注意:利用自己擅长的计算和编程,能帮助解决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等诸多医学问题,这不正与自己的理想不谋而合吗?

于是,她迅速将生物医学工程作为自己专业分流的第一志愿。虽然由于小小的分差未能遂愿,但她及时调整心态,将打牢基础知识作为在大学的第一个目标。于是大一一年里,她在课堂、图书馆、自习室里来回穿梭,在高等数学、大学物理、C++与数据结构里反复琢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二上学期,她抓住转专业机会,以面试中学积分排名第一的成绩,来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从此,她将在这片滋养着自己情怀的沃土,开启成长的新篇章。

栾蕴菲与学弟学妹分享学习心得


寻路——以自我所长,

灌情怀的种子


生物医学工程的最大特点在于其交叉性和多元性。初来乍到的栾蕴菲,很快发现自己的同学们有的聊起核酸测序头头是道,有的谈起医学影像见解独到.......那么自己又适合哪条道路?她不禁陷入了迷茫。

彼时,她回想起自己大一时,在工科平台课《工程实践》中的经历,她们小组认为视觉图像可以为移动小车提供强大的指引信息,顺此思路开发了一套“可移动图像识别装置”,用来解决图书馆里书籍管理的难题。虽然当时整个小组对视觉识别、小车移动控制都所知甚少,可大家几乎每周周末都泡在工作室里搭建装置,不亦乐乎。尽管最后做出的成果十分稚嫩,但“视觉”和“移动”精巧结合带来的无限可能,还是让当时的栾蕴菲印象格外深刻。

进入生医工后,一次听取杨广中教授对手术机器人介绍的报告后,栾蕴菲意识到“视觉”本质上是一种传感形式,而“移动”本质上底层在于决策和控制。利用传感手段得到信息,在整合中做出决策,最终控制执行器的运动,这是“机器人”的定义。原来曾经让自己乐此不疲的“图像识别小车”,正是机器人之中最为基础的一个缩影。

于是,在大二下学期,她报名参加了生医工医疗机器人研究院的科研实习,跟随郭遥副教授学习机器人视觉和控制相关知识和技术。在接下来的一年半时间里,她先后在“基于移动视觉感知的三维步态分析系统”、“面向复杂室内环境的智能精准消毒机器人系统”两个项目中积淀知识,增长技能。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个项目“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国家级三等奖”,而她作为立项人的第二个项目“消毒机器人”获得了学校的大创优秀结题,她也有幸以共同第一作者将项目研究成果在国际机器人顶会ICRA2024中发表。

栾蕴菲在进行实验

一年半时间的科研训练,让栾蕴菲在提高科研技能的同时,也收获到了来自老师、师兄师姐与合作同学之间珍贵的情谊。郭遥老师每周和本科的同学们一起深入探讨项目进展,给出切实有效的指导意见,使项目可以稳步推进;师兄师姐们利用自己的工作时间来帮忙解答疑难,也在她面临升学选择而压力重重时给予诚恳的建议和真诚的鼓励;一起做项目的同学们一起攻克项目难点,彼此鼓励,在取长补短中并肩进步。在这样的氛围中,即使科研有时困难重重,但总有砥砺前行的力量。在以专业方向第一名获得夏令营优秀营员后,她毫不犹豫地选择跟随杨广中老师、郭遥老师攻读博士学位,成为在这个温暖的实验室大家庭中真正的一份子。

栾蕴菲与师姐讨论实验方案(左一)


成长——多元尝试

找到自己的指明星


除了学习和科研工作之外,利用交大丰富的文化平台,栾蕴菲积极尝试多种文体公益活动,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她作为导演组成员参与筹办交大民乐晚会,也随团队前往腾格里沙漠开展治沙实践;她曾两度在一二九歌会中引吭高歌,也曾多次在校园马拉松中健步奔跑。这些经历让她渐渐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也使她结识了在不同领域中默默耕耘也闪闪发光的良师益友。与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兴趣爱好的人们进行思想碰撞,使栾蕴菲从心态上更加包容、开放、平和,形成了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积极参加多种兴趣活动(图中间)


启航——而今迈步从头越

且徐徐行之


进入大四阶段,栾蕴菲将自己的时间精力大多投入于实验室中进行毕业设计。和低年级时进行科创训练不同,此时无论是导师还是她自己,都对她的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起点,她也曾有过迷茫和畏难情绪,但是在和导师、师兄师姐和同学们的交流中,她渐渐想明白:作为科研路上的“小白”,应该放低心态,进一寸有进一寸的喜悦,持之以恒进步,久久方可为功。带着这份心态,她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积极沟通学习,主动归纳总结,在日积月累里逐渐提高。面对未来的直博之路,她深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自己,还有更高的山峰等待去攀登。她想站在本科四年结点的路标,对未来的自己说:“不要忘记为何出发,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实验室合影 (第一排右二)

供稿单位:学生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