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届IEEE EMBS国际神经工程会议在上海召开
发布时间:2017-06-02 14:42:00
由IEEE(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跨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生物医学工程学会(IEEE-EMBS)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协办的“第8届IEEE EMBS国际神经工程会议”于2017年5月25-28日在上海富豪环球东亚酒店举行。IEEE EMBS国际神经工程会议是神经工程领域规模最大的盛会。上海交大副校长徐学敏到会致辞,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童善保教授担任会议主席。



      会议聚焦神经工程和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吸引了全球近四百名从事计算神经科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电子学、神经康复、神经影像学等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参与。会议邀请了近40位国际知名学者做了5场大会特邀报告、6场专题会议(Bioelectronic Medicine、Cognitive Neural Engineering、Neurorehabilitation and Prostheics,Neuroimaging,Neural Computation,idirectional Brain Machine Interface)和2场会前研讨会(“Advanced NeuroTechnologies for BRAIN Initiatives”,“Deep Brain Stimulation: Neurodynamics,Technology and Clinical Translation”)。



      大会特邀报告中,国际著名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蒲慕明院士从记忆编码的机制开始,介绍了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突触可塑性,进而提出可以通过选择和增强特定的神经回路连接来提高任务的能力。来自Duke大学的脑机接口领域的开拓者Miguel A. Nicolelis教授介绍了脑机接口技术的突破性贡献,通过对脑电进行编解码控制机械外骨架来辅助截瘫患者行走,以及外部机械、电子和虚拟设备的实时交互作用,对癫痫、帕金森和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费恩斯坦医学研究所Chad Bouton教授就瘫痪病人的运动功能恢复展开了讨论,综述了生物电子技术在康复领域的发展现状,并展望其在脊髓损伤、卒中康复及其他脑损伤的应用前景。海德堡大学的Herta Flor教授作了题为“幻肢痛形成相关的神经环路:对治疗的影响”的精彩报告,介绍了幻肢痛在康复治疗中的来源和影响,并从神经心理学角度对人工假肢设计和使用提出建议。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神经外科的Sameer Sheth博士报道了大脑前额叶在认知控制和资源分配中的作用。



      本届会议同时进行了200多份海报的展示,并选取了10%左右的优秀海报做现场口头报告。会议同时设立学生论文竞赛,获奖论文将被推荐发表到IEEE EMBS相关杂志上(IEEE TBME,IEEE TNSRE)。


      中国脑研究计划即将启动,神经工程和技术的发展将是脑科学发现的重要和关键驱动,本次会议是IEEE EMBS国际神经工程大会首次在亚洲举办,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神经工程师和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更为与会的中国学者提供了一个与国际同行交流和合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