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日至2日,由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联合主办的脑科学高峰论坛在上海顺利召开。来自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陆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北部战区总医院、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苏州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近40人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杨国源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军教授主持。
领导致辞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小勤教授致欢迎词,曾院长向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指出本次脑科学高峰论坛为广大的脑科学领域基础科学家和临床医生提供一个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使得上海交大能够与各位脑科学专家一起,精诚合作,进一步推动我国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曾小勤院长致辞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古宏晨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脑科学研究是医学、工程学、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交大生医工也一直致力于医工、医理的交叉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期望通过本次论坛推动跨学科交流,与各位专家一起携手共进,共谋发展,一起推动我国脑科学的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古宏晨副院长致辞
u 专家课题组介绍
随后,来自各单位的专家介绍了各自团队的研究方向以及进展,这种创新的研讨模式增进专家们对各自领域的了解,促进后续的交流合作。
u 重磅主旨演讲:“脑损伤与类脑感知”——王以政院士
随后,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以政教授做主题为“脑损伤与类脑感知”的大会报告。报告共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国家脑计划”、“创伤后应激障碍”和“脑启发的目标检测”。王以政院士指出“国家脑计划”与产业发展和国家安全以及人口健康与和谐社会密切相关,基于脑机智能技术以及脑疾病诊疗手段,搭建脑计划技术平台与资源库,提高我们对大脑的认知。“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目睹或经历严重创伤性应激事件之后的精神心理疾病,警察、消防员、军人等是主要高危人群,具有高致残率和高自杀率。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机理,将有助于帮助患病人群恢复健康,提高社会稳定性。王院士还提出深部脑刺激是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新策略,具有微创、可逆、可调节等优点。报告结束后董志强教授,李佩盈教授,镇学初教授和郑平教授就王以政院士的精彩报告提出相关问题并展开热烈的讨论,肯定了“国家脑计划”的重要性与面临的巨大挑战,对“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一疾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对“脑启发的目标检测”这一先进技术表示高度的赞扬。王院士的报告深入浅出,极大的促进各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度合作。
王以政院士做题为“脑损伤与类脑感知”的报告
董志强教授,李佩盈教授,镇学初教授和郑平教授就王以政院士的精彩报告展开热烈的讨论
u 神经系统疾病主题演讲:“情感与情感障碍的神经机制”——李晓明教授
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李涛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副校长李晓明教授做主题为“情感与情感障碍的神经机制”的报告。李校长指出情绪和情感是人和动物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体验,具体表现为恐惧、愤怒、悲哀和快乐等,而恐惧情绪是最为原始的基本情绪。由恐惧导致的相关情绪情感障碍包括惊恐障碍、恐惧症、焦虑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类疾病,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报告结束后李涛教授,刘强教授,桑胜波教授和熊志奇教授就李校长的精彩报告展开热烈的讨论,表示恐惧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种重要情绪,因为恐惧而引起严重的情感与情感障碍的这类人群往往被忽视,除了心理层面的创伤,患者神经层面的改变仍然未知,因此探明情感与情感障碍的神经机制十分重要。
李晓明校长做题为“情感与情感障碍的神经机制”的报告
李涛教授,刘强教授,桑胜波教授和熊志奇教授就李晓明教授的精彩报告展开热烈的讨论
u 脑血管疾病主题演讲:“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杨清武教授
由海军军医大学缪朝玉教授主持,陆军军医大学杨清武教授做主题为“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的报告。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是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目前针对急性大血管闭塞的血管再通治疗(溶栓和取栓、抽吸等血管内治疗)已经成为急性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其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重要问题亟待解决。首要问题包括救治效果和高再通率不成比例,血管再通率高达90%,而有效率仅50%左右,其中涉及再通流程、再通后血管再闭塞、血管参与狭窄等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需要投入大量临床研究。报告结束后高艳琴教授,李刚教授,缪朝玉教授,唐亚梅教授,徐广银教授和赵静教授就杨清武教授的精彩报告展开热烈的讨论,他们指出临床前研究和实际临床应用之间差距很大,是科研人员需要着手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杨教授的研究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为急性卒中的有效治疗提供新思路。
杨清武教授做题为“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的报告
高艳琴教授,李刚教授,缪朝玉教授,唐亚梅教授,徐广银教授和赵静教授就杨清武教授的精彩报告展开热烈的讨论
2023年4月2日 上午 脑血管病相关论坛
u 脑血管病主题演讲:“血管优先,血管-神经联合保护”——吉训明教授
由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罗振革教授主持、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吉训明教授做主题为“血管优先,血管-神经联合保护”的报告。吉校长在报告中提出脑卒中的治疗具有短暂的窗口期,所以应配备更加专业的救护人员与救护车,使病人在送医过程中就可以得到一定的检查与救助,从而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此外吉校长还介绍了课题组部分研究工作,通过常压低氧和低温治疗从而有效减轻卒中带来的脑损伤,为卒中治疗带来新策略。
吉训明教授做主题为“血管优先,血管-神经联合保护”的报告
u 干细胞治疗主题演讲:“Stem cell clinical applications: current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金坤林教授
接下来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终身教授金坤林教授带来报告“Stem Cell Clinical Applications: Current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金教授介绍了干细胞的背景以及在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提出了若干干细胞相关的待解决问题,为未来干细胞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金坤林教授做主题为“Stem Cell Clinical Applications: Current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的报告
两场报告结束后,在场的各位专家就报告内容以及脑卒中的治疗和干细胞应用等方面进行热烈的讨论,纷纷提出新见解。
|
|
|
北部战区总医院 陈会生教授参与讨论 |
||
|
|
|
上海科技大学 特聘教授 胡霁教授参与讨论 |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 中科院百人计划 罗振革教授参与讨论 |
|
|
|
|
复旦大学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彭勃教授参与讨论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郁金泰教授参与讨论 |
在脑科学高峰论坛的尾声,王以政院士对此次论坛的顺利举办表示高度赞赏。王院士提出此次论坛展示了临床和基础医学研究之间充分交流的良好风气,并倡导今后可以将此类专项会议放入神经科学领域分会继续开展下去。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吉训明教授在发言中倡导成立中国卒中协会、中国卒中研究小组,多开展联合研究项目,将有利于促进中国卒中研究的蓬勃发展。
最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刘军教授主持了闭幕仪式,代表会务组感谢王以政院士、李晓明校长、吉训明校长,以及各位专家、学者对此次会议的大力支持。提出未来脑科学必将是各路学科大规模会聚和交叉的大科学前沿,需要建立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开拓新方法、新技术,开展与脑疾病相关的转化研究,此次会议为基础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提供了很好的合作交流平台,再一次肯定了本次脑科学高峰论坛的重要和对于脑科学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