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教书育人、科研创新”表彰大会暨秋季学期干部大会在闵行校区陈瑞球楼召开,我院童善保教授荣获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教书育人奖”三等奖。
童善保,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长聘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本科毕业,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美国Johns Hopkins 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后,2005年起上海交通大学任教。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现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神经医学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生物医学电子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医学与生物学联合会(IFMBE)期刊Medical & Biological Engineering & Computing主编,IEEE EMBC 神经工程主题共同编辑,Med-X 期刊共同执行主编。
【名师名言】
n 好的教学是启发学生去思考,并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n 教师在课堂上说的越多,学生学到的往往越少,大脑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做”。
n 评价教学质量,不是看教师教了什么,而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
n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去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
n 在AI和大语言模型时代,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都需要变革。
创新课堂教学设计
童善保教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他的课程《生物医学统计基础》被评为2023年上海市一流课程,并被推荐申报为国家级一流课程。他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了“90-20”课堂教学规则,即90分钟的课堂少于20页PPT,主张在课堂上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的讨论、思考和动手实践。这一教学方法极大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教学效果,赢得了同行的高度赞扬。童老师的这门课的教学设计创新举措也获得了2023年上海市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童老师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还开设了一门本、硕、博贯通的《学术规范和科研伦理》课程,与《生物医学统计基础》一样,这门课需要大量的生物医学科研实践案例作为支撑,得益于多年的科研一线的工作和经历,童老师的课堂设计总能信手拈来实际的生物医学案例和前沿科研问题,找到让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再展开其背后的原理和规则,最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和总结,这种课堂设计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得感。
童老师的教学创新不仅体现在课程设计中,还体现在他对教学团队的建设上。他负责的课程如《学术规范与科研伦理》、《生物医学统计基础》和《生物医学实验设计与分析》都建立了高效的教学团队,定期组织教学研讨和课程建设活动,交流教学中的创新理念。这些努力不仅提高了课程质量,也为学院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潜心教学,服务社会
在学校的教学改革项目中,童善保教授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还负责了未来技术学院“健康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培养计划,并积极参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教学改革。他在教学上的改革和实践在上海市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得了多项奖励。2024年中国高校第六届教学学术年会上,童老师应邀进行了大会主题报告的分享,他在教学设计改革上的创新改革受到与会的同行的高度关注和评价。
推动学术规范与科研伦理教育
童善保教授在国内较早地面向理工科学生开设学术规范和科研伦理课程。科研中的伦理和规范,特别是在AI背景下的伦理规范挑战,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深入学习和思考的问题,也是理工科课程中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国内在理工科专业中开设相关课程的还比较少。童老师开设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伦理及学术道德》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学术伦理素养和科研规范意识。此课程也入选了校一流课程建设。童老师还组建了包括了10多位教师的《学术规范与科研伦理》教学团队,开设了本、硕、博三个级别的学术规范和科研伦理课程,课程还通过全球交大(Global SJTU)和线上的慕课平台,向全国和国际学生进行教学。在过去的三年中,童老师在好大学在线和中国大学MOOC开设的《学术写作、规范与伦理》和《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伦理与学术道德》两门线上课程已开放了10多轮教学,选课学生人数达到了1600多人次。童老师还组织团队编写并出版了《学术规范与科研伦理》教材(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为国内兄弟院校开设类似课程提供了教学参考书。他负责的“理工科的学术规范与科研伦理课程建设与实践”项目在2023年的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得了二等奖。
教学改革与社会贡献
童善保教授在学校教学发展中心、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的教学改革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首批“教学咨询师”和“教学设计师”称号。他积极参与教学发展中心的各类课程和教学学术研讨,多次在教学发展中心的“创新思维训练营”与青年教师和学生就科研中的统计学规范进行专题分享和交流,以及“教学圆桌对话”等教学研讨活动。他多次参与了学校教学发展中心的青年教师的培训(包括多元教学评价(MATE),FACULTY维格培训,课程思政专项)和学院教大学发展分中心的“师一途”教学讲坛。他在这些场合分享和交流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作为项目负责人,他负责了未来技术学院“健康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培养计划的制定工作,并积极投入了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各项教学改革。他参与的两个项目《面向新工科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和《面向国家需求的“医工融合、产教融合”高层次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创建》分别在2022年和2023年的上海市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得了二等奖和一等奖。鉴于童善保老师在教学方面的出色贡献,他在2024年获得了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姚佳优秀教师奖励基金-姚佳教学奖”。童善保教授以其卓越的教学能力和对教学的极大的热情,成为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的楷模。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他的课堂教学创新和投入影响了一届一届的学生,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实践为未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未来展望
童善保教授将继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 特别是在AI和大预言模型时代,网络资源极其丰富的背景下,我们要教学生什么内容,以及如何教的问题,是当下每一个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此外,童教授将继续推动学术规范与科研伦理等学术素养教育,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科技领域中,强调伦理和规范的重要性。他相信,只有具备良好道德素养和科研规范意识,以及学术素养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