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活性因子介导血液交联的启发,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朱麟勇教授、林秋宁研究员团队联合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龚伟主任团队,开发了一种能与血液共价反应的止血新机制,通过自发吸收血液并与血液快速共价交联形成牢固的血凝块,实现快速止血并防止再出血。相关研究以“Covalently reactive microparticles imbibe blood to form fortified clots for rapid hemostasis and prevention of rebleeding”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陈婷。
4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29周年纪念大会在闵行校区举行,丁奎岭校长在会上揭晓了第三届“睿远科技大奖”和第二届“睿远青年科技奖”名单,我院钱昆教授获第二届“睿远青年科技奖”生命与医学科技奖。
2025年4月24日,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在闵行校区文选医学大楼311会议室召开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课程回顾会议。院党委书记孔令体、教学副院长白景峰、校院督导专家、教学发展中心培训师邱意弘、秋季学期任课教师及本科教务办全体成员参会。
2025年4月2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基于自由呼吸PET/MR融合显像的一站式心肌微血管病诊断技术体系”青年科学家项目启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成功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项目主管陈洋子,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谷宇、北京大学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主任高家红、联影医疗中央研究院院长/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胡鹏、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核医学科主任赵军、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PET中心副主任左传涛、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学工程系主任路利军等专家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瞿叶高、主任郭金超、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廖洪恩、副院长叶坚、磁共振诊疗高端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金学军、科研办主任朱彩青、项目负责人胡晨曦、项目参与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姜磊、项目骨干及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青年教师代表出席本次会议。叶坚副院长、胡鹏教授主持了本次会议。
为全面深入贯彻全国和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准确把握教育强国建设重大战略部署,聚焦建设“五个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重要使命,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简称“两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做精本土培育、做优青年培养,通过完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评价体制机制等,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质量,积极发挥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2024年,两委认真实施“东方英才计划”,教卫系统共有465位各级各类人才专家入选,为加强战略人才自主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2024年“东方英才计划”领军项目共有教卫系统31位专家人才入选。今天,让我们走近“东方英才计划”领军人才——叶坚老师,感受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爱国奋斗精神。
4月30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结果揭晓。我院朱芳芳老师荣获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2025年4月26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东软医疗磁共振联合研发中心项目顾问团成立会议暨2025年度课题开题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隆重召开。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王培军副院长,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军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陆敏杰主任,东软医疗党委书记宋奇,磁共振事业部总经理李英飒,磁共振研发中心负责人徐勤,创新研究院院长陈炳澍,副总裁兼市场生态高级总监潘溪江,磁共振研发中心重建经理李律,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磁共振诊疗高端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徐学敏,执行主任金学军,副主任李瑶,行政主任王玲,以及双方核心骨干共4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东软医疗市场部科研合作负责人江克主持。
2025年4月18日,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机关党支部、医学影像学科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前往嘉兴,开展以“重温党史、重温建党初心,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教育活动,重走一大路,追寻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廉洁意识。